杨梅季,你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
杨梅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酸,不仅可直接参与体内糖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有降血脂的功效。其含有的果酸能开胃生津、消食解暑,是很多宁波人爱吃的水果。
杨梅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然而,关于吃杨梅,还是有一些健康问题,有必要关注一下:
1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要理性
杨梅的含糖量在10%以下,属于含糖量较低的水果,“糖友”可以选择食用,但还需要分情况食用。
适用人群:
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也就是说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
低血糖(血糖≦3.9mmol/l)时,亦可选择吃些杨梅来升高血糖。
不适用人群
血糖不稳定的患者暂时不要吃。因为杨梅虽然含糖量并不太高,但在高血糖的基础上再摄入杨梅,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若大量摄入杨梅甚至会诱发糖尿病酸中毒。
合并有胃炎、胃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尽量控制吃杨梅量。因为杨梅含酸量丰富,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病情加重。牙疼患者不适宜食用杨梅。
怎样食用才安全?
1.定时定量食用
糖尿病病人应避免餐后马上吃杨梅,吃杨梅的时间最好空腹和两餐之间,上午9时~10时、下午3时~4时,作为加餐。糖尿病病人每日食用杨梅量应控制在150g~200g为宜,大约10-15颗,而且要分为2-3次食用。
2.不可食用杨梅腌制品及饮品
我们习惯将吃不完的杨梅做成杨梅腌制品(罐头、杨梅干等)及饮品(杨梅汁)。杨梅腌制品及饮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盐和大量的白砂糖或者冰糖,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3.禁止饮用杨梅烧酒
老百姓常会选择45-50度左右的白酒加入不同程度的冰糖来制作杨梅烧酒。1g的酒精热量为7千卡,所以杨梅烧酒的热量极高,且对肝脏有一定的伤害。加入冰糖或白砂糖后,杨梅烧酒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均等进一步增高,对于控制血糖极为不利。所以,糖友们必须禁饮杨梅烧酒。
2吃杨梅要吐杨梅核
宁波的林先生最近一次带核吃下一整筐杨梅,出现了腹痛腹胀还打嗝的症状,以为是吃多了就没放心上,一个月后才去就诊。胃镜检查显示,林先生胃中杨梅核数量达到100多颗!
民间杨梅核能带走肠胃里的脏东西还能助消化的说法,事实上,一般人无意中吞几颗杨梅核基本无大碍。老人、小孩和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千万不能吞,此外,有胃溃疡、消化道疾病、肠道炎症和腹部手术史的病人,也不能吞杨梅核,吞食后容易引起出血、穿孔、肠梗阻等情况。
3杨梅采摘,要注意安全
每年的杨梅季,因为采摘杨梅而导致的意外都屡屡发生。
消防部门分析,“杨梅骨折”之所以高发,原因有三:
一是杨梅树看着粗壮其实韧性极差,容易断裂;
二是杨梅采摘期又正值梅雨季节,地面和树干湿滑,增加了隐患;
三是市民采摘杨梅多是一时兴起,徒手上阵,没有经验。
医护人员提醒:遇到采摘杨梅受伤的市民,如发现对方不能动弹,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压迫脊髓神经,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格外注意伤者的头部、脊椎等部位,第一时间拨打120并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