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郑女士是一名街道工作者。她每天要帮居民们解决很多问题,声音就成了她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每次一碰上声音嘶哑,她就只能暂停工作。经常由于工作的需要,正值发音疲劳期,郑女士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久而久之用声过度,郑女士原来清亮的嗓音就变得沙哑,到最后却成了工作上的绊脚石。
近段时间,郑女士特意请了几天假,在朋友的介绍下,慕名来宁波市第九医院耳鼻喉科找白薇琦主任,治疗她多年的“哑嗓子”。经过白薇琦主任仔细体查后,发现郑女士得了如很多职业用声者一样的疾病——声带息肉。
那么,声带是如何工作,又是如何罢工的呢?白主任介绍:人在讲话、发声的时候,两侧声带就会靠在一起,声门闭合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通过一个耦合现象,双侧声带产生一个同步的震动,这个时候可以发出一个比较好的声音。当你双侧声带,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的时候,如一侧声带发生了病变,长东西或者有些水肿,那么两侧声带的震动频率就会不一致,就不能同步震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嗓音障碍。
此外,白主任还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发音的音质和音色有了改变,应该及时就医,短期的声音嘶哑,可以通过药物和专科治疗,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失去了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幸好,郑女士在接受完双侧声带息肉切除手术后,对自己的音质和音色,表示非常满意!她说:以后,又可以陪着社区老太太们唱歌啦!
我们平时应该如何保健自己的嗓音呢?出现声音嘶哑或发音疲劳时,我们应该使喉部肌肉放松,学会用气息发声。我们在呼气时才能讲话,吸气时是发不了声音的。吸气时尽量延长,做到“快吸慢吐”。一口气吸足后,慢慢吐出来。保护嗓子,我们可以用“开源节流”的方法。开源就是增强体质,保证睡眠、加强营养等等,维持规律的生活方式。节流就是在发声疲劳时,尽量少讲话,讲话时候要注意方法,如耳语,说悄悄话等,就是一种不正确的用声方式。做到以上两点才能让你说话时,达到中气足,声音洪亮的效果。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水洪教授团队的带领下,嗓音医学是九院耳鼻喉科开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嗓音医学主要探讨生理状态下及病理状态下,发音、发声的功能,并且对这些发音、发声障碍的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使嗓音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今,嗓音医学与听力学、语言学有密切的联系。目前,嗓音医学的研究手段主要包括形态影像、气流动力学和主观评价等,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嗓音的内科治疗,如发音的休息、药物治疗和嗓音及言语的矫正训练。嗓音的外科治疗,如嗓音的纤维外科手术、声带注射和填充的喉成形手术、喉构架手术及对喉切除手术病人进行发声重建、喉神经的再支配。这些都是属于嗓音医学的范畴。
自从浙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水洪教授团队工作室成立以来,精准的手术过程与良好的术后效果,得到了众多患者的高度好评。省内多个地区的患者慕名到九院耳鼻喉科就诊,门诊量明显增加,加强了九院耳鼻喉科的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