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在我们医学上称为心悸,是一种能感受到心脏跳动的感觉。
这种跳动感可能是「咚、咚、咚」地直跳,像打鼓一样;可能是「哒、哒、哒、哒」地加速,像机关枪扫射一样;也可能就是一种乱跳的感觉,总之让人很不舒服。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感受不到心脏的明显跳动的。当我们感到心慌时,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心脏的不适,首先会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先不要紧张,看看自己有没有下面这些会引起心慌的其他情况,再把「锅」扣到心脏上也不迟:
经历了剧烈运动;
情绪紧张、激动;
刚喝完酒或浓茶、咖啡;
服用了肾上腺素之类的药物;
有甲亢或甲减;
正处于妊娠期、更年期等。
和心慌相关的心脏疾病,排在第一的是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除此之外,心力衰竭也可能出现心慌。
如果要作具体诊断,建议做一个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心脏在一天中的跳动情况。
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仔细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看看是否存在异常。胸部平片也很重要,可以明确有没有肺部疾病。必要时,可以完善冠脉 CTA 或冠脉造影,针对心脏血管的情况进一步评估。
如果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也排除了心脏方面的原因,那么需要考虑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然名称里有「心脏」两个字,但它并不是一种器质性的心脏病。
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
此外,过度劳累、缺乏锻炼会导致我们无法适应一些体力活动(即便是轻量的活动),容易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从而更易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种疾病更多地会在女性身上发生。
发作时除了会感到心慌,还常常伴有心率加快、胸痛、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消化道方面(比如腹泻)的症状,甚至是四肢麻木等全身性的症状。
——「反正全身上下都不舒服,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
如果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不要太过担心和害怕,它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寿命。
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保持放松的心态。
避免熬夜,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锻炼要以循序渐进、不觉劳累为原则。快步走、骑车、瑜伽等相对不那么剧烈的活动,都很适合。
另外还可以多多培养兴趣爱好,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充实生活,减少对自己身体的过分关注。
当心慌等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来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谷维素、倍他乐克、舍曲林等。
「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谐的人际关系,辅助以必要的药物治疗,是我们保持健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