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直径16cm肝脓肿!九院ICU帮扶专家在凉山越西救治27岁彝族小伙
时间:2022-08-16    作者:    来源:    浏览:

月伊始,今年27岁的彝族小伙尼特小立因“咳嗽咯血伴腹痛2天”被家人急送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民医院。在当地医院帮扶的宁波市第九医院ICU专家沈启在询问相关病史后发现该患者已被病痛折磨将近一年,平时营养状态极差,瘦得皮包骨头。


入院后的胸腹部CT提示,患者右肺感染,肝肿大,肝右叶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见液化,结合患者发热、感染指标高,沈医生初步考虑为肝脏巨大脓肿。初看影像,该脓肿直径将近16cm,实属罕见,且已出现右侧膈肌上抬,明显压迫右肺,伴随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


患者入院后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沈启和同事们立即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循环稳定、加强抗感染。与此同时,在一同帮扶的超声科专家的协助下,及时为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脓肿穿刺引流术。因脓肿过大,靠近肝包膜,随时有破溃风险,穿刺极为小心。术中共抽取800ml脓血性液体,脓液过于黏稠,且脓肿腔存在未完全液化情况。


在接下来的大半月时间里,沈医生每日给患者行脓肿腔抽液,前前后后共抽取约4000ml脓血性液体,伴有大量絮状坏死组织,期间患者一度出现肺不张,氧合极差。沈医生又指导当地医护人员给予其俯卧位通气,促进痰液引流,并加强营养支持。经过多日治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伙的病情一天天好转,终于顺利脱机拔管,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了解,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较高。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肝脓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


沈启所在的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地处国家贫困山区,当地人彝族同胞生活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且因拖延治疗导致传染病众多,很多疾病被发现时已基本处于终末期。现国家大力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宁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入驻凉山州已有2月余。在接下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沈医生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当地百姓带来生的希望。


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